让过“紧日子”成为新常态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21:42 点击次数:116

编者按: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,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。南方杂志社、南方+党建频道平台特此推出《南粤先锋》专栏,讲述南粤党员故事,讲解党建知识,树立先锋形象,敬请垂注。
近日,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,党中央对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作了修订,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“紧日子”的制度螺栓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过“紧日子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把过“紧日子”作为常态、形成习惯,自觉从思想上、行动上、制度上“紧”起来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过“紧日子”的关键是要在思想上破冰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,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,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。”过紧日子不是一时之需,而是党员干部必须长期保持的政治本色。党员干部要夯实过紧日子的思想根基,修好正确政绩观这门必修课,树立起“以艰苦朴素为荣、以铺张浪费为耻”的荣辱观,坚持厉行节约、勤俭办一切事情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。要带头过好“紧日子”,自觉树立勤俭观念、节约意识,争做勤俭节约标杆,真正把过紧日子作为我们的思想自觉,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,真正融入血脉、化风成俗。
过“紧日子”的重点是要在能力上破题。“过紧日子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,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,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,纠治“四风”顽疾,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。面对经费的精简与任务的繁重,唯有提升能力、创新方法,方能在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的过程中铸就卓越绩效,进而为人民迎来“好日子”积累丰硕成果。要把“过紧日子”作为新时代展现共产党人意志和勇气的实际行动来践行,传承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的传统基因,秉持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创新魄力,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开创新局面、取得新成效。
过“紧日子”的根本是要在作风上破壁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,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、人心向背的晴雨表。”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上,红军的绑腿里裹满冰碴,粮袋里装着树皮。在这场生与死的淬炼中,他们用脚步丈量信仰的力量,以“铁的纪律”约束自己,哪怕饥寒交迫,也绝不扰民。用“半条被子”的温暖诠释了军民鱼水一家亲,用不搞特殊、不搞特权的道德情操传递着革命火种。过“紧日子”,“紧”的是“钱袋子”却不是“迈步子”,过“紧日子”不意味着少办事、不办事,而是要在“紧日子”与“好日子”之间,勇于作出正确抉择,宁可让自己苦一点、累一点,也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更足一些。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主动担当作为,落实更多暖民心、惠民生的务实帮扶行动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。
更多精彩内容:南粤先锋专栏>>>
【作者】陈如亮
【供稿单位】韶关南雄市老促会
【栏目统筹】陈健鹏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莫群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树强 刘龙飞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